2024-01-19 16:28:55点击量:33223
南通,位于中国东部海岸线与长江交汇处、长江入海口北翼,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首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港口城市之一。南通集“黄金水道”与“黄金海岸”于一身,江岸线长166千米,这里有全国佛教八小名山之首的狼山、全国四大渔港之一的吕四港、蛎岈山奇观等自然人文景观。
6500年前,南通开始成陆,新石器时代青墩遗址是江淮东部原始文化的重要代表,江淮文化与吴越文化在南通相互交融,形成了“蓝印花布”“沈绣”“梅庵琴派”等一批地域特色文化标志。千百年来,南通先民围堰造田、开荒煮盐,沧海变桑田。近代,张謇办教育、兴实业,按近代先进理念规划建设城市,两院院士吴良镛认为南通堪称“中国近代第一城”。如今作为纺织之乡、建筑之乡、教育之乡、体育之乡、长寿之乡、文博之乡、平安之乡、新侨之乡的南通,以“包容会通、敢为人先”城市精神,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阔步前进。
在距今一万一千年前的大理冰期,全南通境及以东至约150多公里的地方即至大陆架的东缘,皆为陆地。一万一千年前起,冰期结束,海平面上升。而后今南通的全境已被上升的海水淹没。约九千至五千年前,因中国大陆日渐温暖化而造成长期的洪水泛滥,随河流东来的黄土高原的黄土沉积在海边,使得泄水口附近的陆地向东方快速生长。南通境内海安的西北部得以成陆,但其它地方还在大海里。
南北朝时(420~588年),近海里不断涨大的扶海洲等大小沙洲与不断向东方的大海延伸的南通古陆会合,成为南通北方陆地的一部分。唐朝时(618~907年),持续向东推进的长江口北三角洲,在唐末时连接上了原在江口北侧的巨大沙洲——胡逗洲;构成了南通南部地区的新大陆。元朝至正年间始至康熙五十八年长江三角洲北翼的江海汇合处的海门县,历经约三百八十年的海侵江刷,于后周显德五年(958年)建立的古老的海门县及其后海门乡的大部坍没于江海。但几十年后,陆地有不断地从近海涨出水面。清政府遂于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设立直属江苏省的海门直隶厅一统管。
海门的沉落
1900~1949年,张謇始在海滨创行向滩涂浅海围堰造田的农垦业,激起了不少公司效仿。1949~至今,各地方政府领导实行了多起围海造地的大工程。至此,南通境内的陆地已发展到了今日的模样。
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夏鼐指出,“文明的这些标志中以文字最为重要。”南通境内西北的青墩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的一批刻在麋鹿角和数种动物骨骼上的比较规范且有序的字符的出土填补了我国早期文字史的空白,把中国的文字史向前推进了一千五百年至两千年。青墩文化遗址没有被成规模地发掘,仅仅在几个探方里出土了少量的表面刻有字符的令人震惊不己的麋鹿的角与兽骨。目前所获共有约二十枚。这些角与兽骨被制成了工具、和数枝骨簪等。其上的字符共有一百多个,去除重复,有近二十种。
刻有字符的麋鹿角
到了明代后期,南通的文化才猛然开始了其第二次的发展高峰期。晚明至清初时期从南通走向全国乃至走向世界的杰出人物中有一位奇才——李渔(1611-约1679)。他中年时写信给荆州太守李雨商的信中说:“渔虽浙籍,生于雉皋(雉皋即如皋)。是同姓而兼桑梓者也。”李渔著述丰瀚,其园林设计、文艺理论皆负盛名,亦擅诗词书画。他撰写了美学专著《闲情偶寄》;编过画谱书《芥子园画传》;创作过绘画《山水人物四段卷》;还写过颇有见地的史学专著《古今史略》和经世致用的政法专著《资治新书》;编过三种韵书。除了李渔,“扬州八怪”之一李方膺,以“三绝诗书画”而著称的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抗倭民族英雄曹顶等一大批南通名人活跃在晚明至清初时期。
清末民初,南通的文化包括思想、文学艺术、体育、教育、医疗、经济、政治文明、社会生活等方面有了跃进式的高度发展。第三次南通文化的高峰是从区域经济的工业化开始的。在南通地区建立近代工商业体系,并使之再向苏北等地延伸的,是清末状元张謇。他带领一批人经营的企事业,对南通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乃至日常生活,都赋予了深刻的影响,而推动了清末民初的社会变革。
近代南通的工厂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中国第一所独立建制的民营师范校通州师范学校创立。同年,中国第一所新式的公立师范学堂如皋公立简易师范学堂在如皋创立。孙模先生统计,从1901年起至1933年,包括今属南通的当时的海门厅(后称县)、如皋县在内的区域里共建起了小学762所、中学15所、师范学校5所。
民国元年,南通医学专门学校、南通纺织专门学校(初名纺织染传习所)也建立了。次年,中国第一所由中国人创办的全日制的盲哑学校、以及清丈传习所、镀镍传习所也在南通创立。1914年,产科女子传习所、乙种农校以及由杰出的艺术家——沈寿领导的一所现代型的绣校——女红传习所在南通创立。此后,一批新式的学校如护士学校、工业学校等继续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南通的大地上涌现。
南通博物苑是中国人在中国建立的第一个新式博物馆,它是中国现代文化事业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参与美国堪萨斯大学美国研究项目组的诺腾韦勒称:“南通博物馆的建造始于1905年,…… 它的中心功能是创造了一个中国的标志:加入现代世界。”在大力吸纳西方先进文化的思想指导下,南通在清末民初的文化事业得以高品位地繁荣。
今日的南通已成为上海经济圈中重要的副中心城市,是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发展最全面和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正是一股经长期的历史沉淀而形成的南通精神支撑了南通人们的积极向上的拼博。发展的竞争,说到底,是一种综合的文化力量的竞争。(作者:钱健,江苏南通人,原南通大学文学院教授。江海文化研究会会员、中外文化交流史学会、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会员)
来源:方志江苏
责任编辑:林锋云
这场运动盛会,有何“变”与“不变”?
2024-10-28海南首个企业标准总监上岗
2024-10-22看懂《大明王朝1566》,胜读十年书!
2024-10-14唐彦长篇小说《白沙门》首发式在海口圆满举行
2024-10-14千百年来,南通文化发展的三次高峰
2024-01-19当代艺术名家:廖子军彩墨画艺术的精神之美
2024-01-10南通籍书法家陈国华助力乡村振兴,闻桥文化艺术中心、国华艺术馆正式揭牌开放
2024-01-09纪念张謇先生诞辰170周年--大型原创话剧《大国良医》在南京上演
2023-10-30冯飞会见中国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一行
2023-09-27海南将建国际沉香交易中心
2023-09-25